金寨“海島留守電工” 26年守護庫區(qū)光明
發(fā)布時間: 2016-04-27 15:33:22 | 來源: 人民網(wǎng)安徽頻道 | | 責任編輯: 沈曄
響洪甸水庫,是革命老區(qū)金寨縣兩大水庫之一,庫面上零星分散著七八十個島嶼。響洪甸供電所的農(nóng)電工趙儒新,就住在一處被稱為“海島”的孤島上。
每次巡線歸來,趙儒新總是“累并快樂著”。
從1990年起,趙儒新就為庫區(qū)8個臺區(qū)、300多戶居民提供電力保障,一干就是26年,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海島留守電工”。4月中旬的一個清晨,記者從鮮花嶺碼頭坐上船,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海島”,見到了他。
“今天,我要去庫區(qū)水面巡視。”在征得趙儒新的同意后,記者坐上了他的小船,跟隨他開始了枯燥的巡線工作。
趙儒新駕著船,兩只眼睛卻沒閑著,忽左忽右朝上看,檢查著兩岸和水面上的電力線路。
無論酷暑寒冬,趙儒新總是與他的這艘船為伴。
當行駛到一處位于主航道附近的電力線路時,趙儒新發(fā)現(xiàn)因為水位上漲,水面離電線太近,存在安全隱患,隨即掏出電話打給所里,通知人員過來搶修。
趙儒新則留在原地,招呼著過往船只不要通過。利用等候時間,記者和趙儒新聊了起來。
“在庫區(qū)干電力工作,交通是一大問題?!睋?jù)趙儒新介紹,船是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無論抄表、巡視還是檢修,不管刮風、下雨還是下雪,他都要開船出去。
趙儒新時常“單兵作戰(zhàn)”,卻說從沒覺得孤單。
要是遇上大霧天氣,迷路是正常現(xiàn)象,“晴天是開船看著山頭,霧天就只有順著線路跑嘍!”從趙儒新的言語間,他的辛苦程度略見一斑。
“經(jīng)常在庫區(qū)開船工作,有沒有遇到過危險?”記者問。
趙儒新笑說,危險是經(jīng)常有的。有一次他掉進水里,差點沒能上岸。
“當時,我正站在船上接線,突然刮來一陣大風?!壁w儒新回憶說,電線吹落到船篷上,把他的船猛地一下打翻,他被壓在船頭下,動彈不得。幸好他水性好,幾經(jīng)折騰,終于撲騰了上來,脫離危險時已是奄奄一息。
趙儒新的愛人陪兒子在市里讀書,他常年一人在家。
正聊著,供電所的同事趕了過來。趙儒新一邊協(xié)助同事?lián)屝?,一邊指揮過往船只安全通行。
這處搶修剛忙完,趙儒新又接到了海島2號臺區(qū)用戶石福庭的電話?!凹依锏耐饩€都是好的,怎么就突然停電了呢?”趙儒新一邊嘀咕著,一邊將船調(diào)頭,往石福庭家趕了過去。
下了船就爬山,又穿過一片竹林,才到了石福庭家。經(jīng)過一番檢查,趙儒新發(fā)現(xiàn)了端倪:原來,是近期用電負荷過大,把他家閘刀接線處燒松了。
故障排除后,石福庭連聲道謝,挽留趙儒新在他家吃午飯?!斑@附近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不管誰家用電出現(xiàn)了問題,只要一個電話,他都第一時間趕來?!痹谑Mパ壑?,趙儒新不僅負責任,而且業(yè)務(wù)好,很快就能把故障排除掉。
趙儒新婉拒了石福庭的好意,收拾好工具包,從他家走出,此時已過中午12點。
“真不好意思,讓你餓肚子了?!壁w儒新憨厚地說:“本來我今天帶了飯,準備在船上吃的,你來了,咱們就到我家,熱點飯菜一起吃!”
記者看到,趙儒新的工具包里,果然放著一個飯盒,不過早已沒了熱氣。
看著記者不解的眼神,趙儒新解釋說:由于他管轄著8個臺區(qū)近400戶用戶,被水面分成大大小小數(shù)十個島嶼,有時候早上七點鐘從家走,晚上七點鐘才到家,只好從家?guī)c飯菜,中午湊合一頓。
“現(xiàn)在天氣回暖了,飯還不算涼;冬天的時候,只能用開水燙,吃泡飯!”由于趙儒新長期在船上、山上吃冷飯,早已落下了胃病,每天出去只好隨身帶著胃藥。
說話間,船在一個孤島靠了岸。趙儒新客氣地說,“下船吧,這就是我住的‘海島’!”
“中午只能簡單吃點了,我兒子在六安上高中,家屬在那邊陪讀,也沒人做飯?!壁w儒新邊停船邊說,因為庫區(qū)交通實在不便,條件艱苦,小孩子們都在外地上學,年青人大都出去打工或給孩子陪讀。
趙儒新默默奉獻,26年守護金寨庫區(qū)光明。
趙儒新說,越來越多的人搬出小島生活,留在家中的大都是些中老年人,“他們需要電,也需要我?!?/p>
簡單吃了午飯,趙儒新給記者翻看他女兒出嫁時的照片。他說,常年一個人在家,什么困難都能克服,就是到了晚上,特別想念家人。
“這么多年,最愧疚的就是家庭。閨女從上學到出嫁,我沒有管過事;現(xiàn)在兒子在市里上學,也都是家屬陪讀。”趙儒新說,“兒子學習任務(wù)輕一點時,家屬還要抽空回來,忙一忙家里的農(nóng)活。作為一名丈夫、一位父親,我是不合格的?!?/p>
26年堅守庫區(qū),為鄉(xiāng)親們守護一方光明,是什么力量支撐著趙儒新呢?原來,趙儒新小時候就住在“海島”上,那時候沒有通電,家家戶戶都點煤油燈,到了晚上,每個小島都是一片漆黑,沒有一點兒生機。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在趙儒新父親的帶領(lǐng)下,庫區(qū)架起了幾臺變壓器,各個小島也陸續(xù)通了電。有了電,就有了光明,電視、廣播也給居住分散的庫區(qū)居民帶來了喜悅。從那時起,趙儒新便暗自決定,要將這份光明守護下去!
1990年,趙儒新如愿成為了一名農(nóng)電工,正式與電“結(jié)緣”,就這樣,一干就是26年,為提升老區(qū)、山區(qū)、庫區(qū)的供電服務(wù)水平默默奉獻著。
到了兩點,趙儒新穿上工作服,收拾好工具包,走出家門,開始了下午的工作。春風拂面,庫區(qū)波光粼粼,趙儒新的身影逐漸模糊了起來,但腳步鏗鏘……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