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曝光了一批租借執(zhí)照開店,用假地址、假照片成為熱銷高分店鋪的“幽靈外賣”。事件曝光后,很快沖上熱搜。
在外賣平臺上,這些“幽靈外賣”的門店照片干凈整潔,證照齊全,其中一些評分還很高,甚至躋身平臺熱銷榜之列。然而,記者實地調查卻發(fā)現,那些寬敞明亮的堂食照片竟然是“照騙”。以北京市朝陽區(qū)的熱門外賣美食檔口“實況廚房”為例,掛著“實況廚房”牌子的餐廳就在距離廢品堆五六米遠的地方。在同一地點藏身的30多家外賣店鋪,使用的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竟然一模一樣。走進“實況廚房”,操作間的紗窗上、灶臺上結滿了油污,地面滿是污水,門簾上沾滿了黑色的污垢,庫房里的食材、貨物和生活用品隨意擺放,衛(wèi)生狀況堪憂。
這樣簡陋且骯臟的小作坊,是怎么成為高分外賣店鋪的?同一地點為何能注冊30多家外賣店鋪?這些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到底是真是假?我國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同樣規(guī)定,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查,登記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及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場所等許可信息真實。
由此可見,外賣平臺毫無疑問應該對入網店鋪的資質和信息真實性負責。但事實又是如何呢?某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在外賣平臺上,店鋪是否能通過審核上線,往往要由區(qū)域負責人來決定。而記者在走訪調查時,有自稱正在巡店的某外賣平臺區(qū)域負責人卻主動支招:沒有證照可以去美食城租借執(zhí)照。此外,曾有媒體記者利用其他業(yè)主的身份信息和有明顯PS痕跡的營業(yè)執(zhí)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門店照片,竟然順利通過了某外賣平臺的資格審核。這樣的平臺管理令人心驚膽戰(zhàn)!顯然,所謂的“幽靈外賣”入駐某些平臺幾乎毫無門檻。而缺乏相關資質的餐飲店鋪,很容易躲過監(jiān)管、“野蠻生長”。
目前,媒體曝光的涉事門店已經停業(yè)、下架,相關人員已被立案調查。但是,外賣平臺縱容甚至暗中支持店鋪弄虛作假,才是更為根本的問題。只要平臺方對入網店鋪的資質審核仍然形同虛設,甚至變相鼓勵無證經營、套證經營等行為,那么,今天下架了一家“幽靈外賣”,明天類似的店鋪可能又會出現。
這些年來,隨著外賣行業(yè)的發(fā)展,“幽靈外賣”“影子餐廳”亂象屢屢見諸報端,消費者一再就相關問題進行投訴,但這似乎已經成為外賣行業(yè)難以祛除的頑疾。缺乏監(jiān)管的“幽靈外賣”靠虛假照片、資料宣傳自己,以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這些都成了合法正當經營的餐廳所無法比擬的“競爭優(yōu)勢”。如果平臺對此一味縱容,很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擾亂整個外賣市場的秩序。
民以食為天,“幽靈外賣”亂象既威脅著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侵蝕著外賣平臺的口碑。要讓消費者吃上一口放心飯,就要將“幽靈外賣”驅逐出市場,讓所有餐廳回到依法依規(guī)經營的軌道上來。為此,外賣平臺必須切實負起責任,按照規(guī)定嚴格審核入駐餐廳的資質和信息真實性,打造經得起監(jiān)督的“陽光平臺”。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