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拿到手軟卻不愛工作 “嗜考族”考試成癮怎么治?
發(fā)布時間: 2018-06-13 11:07:34 |來源:沈陽晚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證書拿到手軟卻不愛工作
考試成癮是一種什么嗜好?
他們,性格迥異,與同齡人格格不入;他們,沒有朋友,沒有愛好;他們,只愛考試,考試就是他們的一切,只有考試才能使他們獲得短暫的愉悅;他們,就是“嗜考族”。但是,如果有一天,當考試失去意義,變得不重要,他們就會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鳥,只剩下孤獨、彷徨和落魄。
近日,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在心理門診采訪時了解到幾個典型病例,與害怕考試的孩子截然相反,“嗜考”孩子的心理問題,更應該得到人們的關注。
病例A:
各種證書拿到手軟
她卻無法正常工作
曉琳(化名)是個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從小到大都是班干部,大學時也年年獲得獎學金。但就是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在研究生畢業(yè)幾年后卻仍然找不到工作。曉琳的爸爸告訴記者,孩子性格孤僻,總是獨來獨往,沒有朋友。畢業(yè)后就一直在考各種各樣的證書,家里的資格證都能擺滿一桌,但每每提到就業(yè),她就往后縮?!懊銖娮龇莨ぷ?,剛上班沒幾天,她就要回家,不干了。”后來曉琳出現了焦慮、抑郁的情況,癥狀嚴重,迫不得已走進心理門診。
病例B:
一次考試沒考好
她用打臉絕食懲罰自己
林晶(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學習一直刻苦努力。每天都要學到凌晨一兩點。起初,林晶的父母還為有這樣優(yōu)秀上進的孩子而感到高興,但時間長了,林晶的父母就察覺到問題:“孩子好像沒朋友,每天就是學習,只是考試考好了,她才會笑笑,平常總是沉著個臉。”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林晶沒有考到自己的目標名次——全年級前五名。積壓的情緒突然爆發(fā)了?;氐郊?,林晶將自己鎖進屋子,猛扇自己的臉,還懲罰自己不喝水不吃飯。林晶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將孩子帶進心理診室。
病例C:
為了不讓父母分居
他拿成績單“拴”住爸媽
丁丁(化名)還是個9歲的孩子,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小心思。丁丁的爸媽在丁丁剛上小學的時候分居了。丁丁很傷心,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但只希望爸媽能和從前一樣,一起陪在他的身邊?!霸趺崔k呢?”丁丁發(fā)現,只要自己考試成績優(yōu)異,爸媽就會特別開心,一家人還能其樂融融地吃頓飯。于是,“努力考出好成績,讓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這個小秘密就默默地背負在了這個小小的孩子身上。但是當一次沒有考好,丁丁就會倍感傷心,因為他覺得這樣失去的是父母的愛。
提醒:
“優(yōu)秀生”一旦心理崩塌
后果更嚴重
在很多家長指責孩子不積極上進的同時,卻有一部分家長,因為孩子沉迷于學習而帶孩子走進心理診室。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王永柏告訴記者,“嗜考癥”應該說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心理癥狀,嚴格來說是強迫癥的一種表現。以前比較少見,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這種對考試上癮,只能從考試中獲取快樂的學生,往往被認為是優(yōu)秀生。其實,這類學生內心是自卑的,他們敏感、經受不了挫折、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排解心理障礙的方法也比較消極。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理門診陳爽醫(yī)生提醒家長,這類優(yōu)秀生的心理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這樣的孩子,世界會比較單一,一考百好,考試獲得好成績將成為支柱,將此作為獲得自尊和存在感的唯一方式。一旦達不成,容易過度否定自己,覺得一切都完了,甚至自我崩塌、崩潰,其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概率也將大大增加。
“其實,正常的心理機能是趨利避害,就好比人們在應對一件不可預知的事件時會出現適度的焦慮,譬如說考試,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當遇到不可預知的事情,相反出現欣然享受的態(tài)度,這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反應?!瓤颊摺捅憩F于此?!蓖跤腊乇硎尽?/p>
原因:
孩子形成“嗜考癥”
源于父母過度獎勵
孩子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固然好,但為什么很多孩子卻深陷考試,無法自拔,最終形成“嗜考癥”呢?王永柏介紹,這與孩子的個性、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現有的應試教育有很大關系。在只認成績、只重視考試的重壓之下,學生心靈趨于呆滯、麻木和機械,一旦某段時間沒有考試,就會感覺不適應,出現心慌煩躁、考試欲望強烈等癥狀。而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的偏愛也會讓孩子對考試著迷。
此外,陳爽表示,孩子考試成癮,與家長對考試成績的過度關注、不合理的獎懲行為也有關系。學習新東西本身應該是快樂的,考試不過是檢驗過程,不應與其他獎勵掛鉤,一些家長常常以物質或額外的獎勵,以期待激勵孩子更努力的學習。而另一種虛擬的獎懲制度就是家長的期待。絕大部分孩子都有取悅父母的本能,希望父母滿意,當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就會將滿意和驕傲寫在臉上。如果成績不好,家長就會把惋惜和不高興掛在臉上,即使不說,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的失望和期待。尤其是那些平時較少受到家長陪伴和關注的孩子,或者在群體中因某些原因適應不良的孩子,他們很少會受到除了成績以外的贊賞。長此以往,這類孩子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成績上,以此來完成父母的期待、周圍人的關注和欣賞。從而喪失了感知最簡單快樂的能力,喪失了獲得自尊的其他途徑。
建議:
考試不是唯一評價標準
培養(yǎng)孩子多點喜好
“成績不是評價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贊賞孩子應表現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給孩子營造一個多元化的生活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適應日后的社會生活?!标愃硎荆芏嗌畹?、生存的經驗無法靠一張卷紙,一個分數就能獲得的。生活與書本不同,應變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抗壓能力、人際交往溝通的能力等等,同樣也很重要,而這些能力往往來源于豐富的生活經驗。
王永柏建議,首先要給孩子培養(yǎng)廣泛的愛好,讓孩子獲得更豐富的快樂體驗。注意不把愛好當成任務和負擔,否則愛好也將失去其意義,變成壓力;其次,盡可能多抽時間陪伴關注孩子,多贊賞孩子的每一點成長,而不僅僅關注考試和成績;客觀看待孩子的能力與考試的關系,避免不合理的獎懲行為,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單純的獲得新信息新知識的快樂?!皩⒆佣?,好成績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這是對他學習知識的認可,這會帶給他內在的喜悅,這種內在的喜悅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如果頻繁給予物質獎勵,這種內在喜悅就會被外在的獎勵所取代,孩子的學習動機會因此變得不單純?!弊詈螅议L一定要幫助孩子完善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孩子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以及自我評價標準。孩子的快樂應是多方面的,不應只圍繞學習。
本版稿件由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王禹哲采寫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